2025年4月15日-16日,自治区海洋局组织技术骨干学员在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广西海洋生态修复与预警减灾能力培训。16日下午,学员到机电工程系开展海岸带无人机监测应用技术专题学习。此次学习以“深化技术赋能,服务海洋生态保护”为目标,通过理论教学、模拟实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全面展现了无人机技术在海洋监测领域的创新应用,以及学院在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与设备资源方面的显著优势。

理论+实训: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培训伊始,机电工程系主任以“海岸带无人机监测技术发展与应用场景”为主题开展课堂教学,系统讲解了无人机遥感技术、数据采集分析及应急监测方案设计等核心内容。随后,学员们在无人机应用技术实训室进行了模拟飞行操作,通过虚拟仿真平台熟悉飞行控制、航线规划及设备调试流程,为实践环节打下坚实基础。

在无人机飞行实践场地,学员分组操控多型号行业级无人机,完成地形测绘、动态目标追踪等任务。机电工程系教师团队现场指导,结合海洋监测实际需求,重点演示了无人机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稳定作业能力,以及高精度数据实时回传技术。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既接轨前沿技术,又贴近一线需求”,对提升海洋监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校企联动:共探技术合作新方向
培训期间,崇左市移动公司总经理蒋鑫一行到机电工程系无人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调研。在观摩学员实践操作后,蒋总重点考察了机电工程系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数据调度平台,对其智能化任务分配、多机协同管控及数据传输功能给予高度评价。蒋总表示:“学院在无人机应用领域的软硬件建设成果令人振奋,期待双方在算力算法平台搭建、5G+无人机通信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基于AI空天地人感知一体化智慧监测平台推广应用。”
此次培训活动是机电工程系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产业的又一成功实践。未来,学院将继续加深无人机行业优质企业合作,共建无人机技术重点实验室,构建“教学-科研-应用”一体化平台,为自然资源保护、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机电工程系
2025年4月16日